位置导航:首页 >> 区县风采

海门区:生命至上 安全护航|海门区红十字会开展应急救护培训

时间:2025-07-03

2025年6月,在全国第24个"安全生产月"之际,上海海凯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创新安全教育形式,特邀南通市海门区红十字会专业培训团队,在海门CR23031地块项目部开展"生命教育 救在身边"专题培训。本次活动通过"理论教学+实操考核"的方式,为总包及分包项目管理人员进行教育培训、考核并发放了“红十字初级救护员证”,也为一线工人构筑起生命救护的"黄金四分钟"防线。

区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师结合建筑行业特点,系统讲授了心肺复苏(CPR)操作流程、AED使用规范以及气道异物梗阻的现场处理等实用内容。建筑工地高空坠落、机械伤害风险较高,掌握急救技能能有效降低二次伤害。培训中特别强调了"评估环境-判断意识-呼救求援-胸外按压"的标准化急救流程,并通过动画演示解构了心肺复苏的按压深度(5-6cm)、频率(100-120次/分钟)等关键技术参数。

在理论知识学习并现场考核结束后,海门区红十字会的两位老师分批次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了实操考核。这场以"技能转化"为核心的实战考核,正是检验培训成效的关键环节。

考核现场弥漫着紧张而有序的氛围,"01、02、03、04......"的计数声与人体模型发出的电子提示音交织在一起,参训的管理人员跪立在模拟人两侧,手臂与地面保持垂直,以每分钟100-120次的频率进行标准按压。培训师手持评估终端,实时监测着按压深度、回弹程度等12项关键指标。特别设置的突发情景模拟环节中,参训人员需要同步完成伤员评估、呼救系统启动、AED使用等系列操作,充分考验其多任务处置能力。

 经过严格考核,所有参与培训的管理人员都顺利通过,拿到了由海门区红十字会颁发的“红十字初级救护员证”。在总结阶段,海门区人民医院范玉莲老师特别指出:"贵单位参训人员展现出的专业素养令人印象深刻,特别是对心肺复苏(CPR)和AED使用的学习和理解,充分体现了建筑行业对安全风险的深刻认知,这种将安全理念转化为肌肉记忆的训练成果,正是应急救护体系建设的典范样本。"

本次培训活动作为CR23031地块项目2025年全国"安全生产月"的重要实践,实现了与本年度主题的深度结合。通过系统化急救技能培训和标准化考核认证,不仅为建筑高危行业筑起了"第一响应人"防线,更将"救在身边"的红十字理念转化为企业安全发展的内生动力。诠释了海凯作为建筑企业的担当,未来将持续深化与相关单位的合作,让应急救护能力成为项目安全生产的常态化保障。

2.jpg

1.jpg

3.jpg

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