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理论研究

红十字宣传应走出“体内循环”

时间:2010-11-17

 
江苏省红十字会会长 吴瑞林
 
    前不久,我们和江苏省委宣传部联合召开了全省红十字宣传工作会议。会后,两家还联合发了文件。会议情况报到总会后,彭珮云会长专门作了批示,认为这在全国具有开创性。因为党委宣传部门相对比较“强势”,很多事情需要党委发话才行。

      红十字会的宣传内容实在太丰富了,包括与民族核心价值观相关的一些内容。这些内容都是可以喊得很响的,也是当前社会非常需要的。宣传部门完全可以在红十字宣传工作方面大做文章。人道、博爱、奉献,哪一个不是社会非常需要的、老百姓非常欢迎的?

      红十字理念在宣传。我们是在社会越来越市场化、越来越商品化的大背景下,强调人道、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强调感恩与奉献的。红十字宣传工作要在突出打造“博爱”品牌上加大力度。我曾说过,中国的简化字中至少有一个字简化得不成功,就是把“愛”字简化成“爱”。“爱”的核心是“心”,是发自内心的爱。这个简化字恰恰把“心”字拿掉了,没有了“心”,拿什么去爱?“心爱”比“友爱”无疑深重得多。

      目前,红十字宣传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最大的薄弱环节是红十字宣传工作基本上处于“体内循环”。我们好不容易办了一本杂志,好不容易办了一份报纸,看的人是谁啊?基本上都是我们从事红十字工作的同志,不从事红十字工作的同志不去看或看不到。事实上,我们现在恰恰需要社会各界与各级领导的关注、资助和支持。所以,我们要从“体内循环”改为“开放式宣传”,加大宣传力度。

      红十字宣传工作的重点是什么?重点是“抓两头、带中间”。一头是各级领导;一头是我们红十字事业的未来,就是红十字青少年;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则是那个“中间”。“两头”起来了,“中间”的工作就好做了。

      我们省里召开“红代会”时,请青少年在会上宣读红十字会基本宗旨、七项原则。一位领导会后跟我们讲:“我第一次听到,原来红十字运动这么伟大。”中国的国情就是这样,“千难万难,一把手重视就不难”。假如“一把手”你都没有宣传到,都没有搞清楚,很多事情做起来就会非常困难。

      另一项工作就是做好红十字青少年工作。前不久,我们在南京理工大学搞了一个活动,几支队伍搞竞赛,那些大学生真是让我们感动啊!他们是祖国的未来,也是我们红十字事业的未来。

      “带中间”就是发动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我们的筹资对象。宣传工作要抓住一个关键词——“说服人”。我们的募捐工作不能靠行政命令,更不能靠“敲诈勒索”,而是要说服人们把口袋里的钱捐出来。最有效的说服手段是触动他心灵深处那块最柔软的部分。

      当年,亨利·杜南奋而救助伤员,就是因为他在战场上看到4万多死伤人员,心灵受到了巨大触动。前不久,温家宝总理访问欧洲,在英国接受《金融时报》主编巴伯采访时,两人不约而同地各自引用了一段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中的一段话。大意是,哪怕是社会上最差劲的人(用现代语言说,哪怕他是罪犯),心中都有一块最柔软的部分。这一部分是什么?就是人性,就是对生命的尊重。你向一个罪犯提起妈妈,他马上就会掉眼泪。人类这种博爱、人性、对生命的尊崇,就是各自心中最柔软的部分。这正是红十字会的精神、宗旨所包含的一些最基本的理念。

      红十字会宣传工作还有两个很重要的因素。第一个是透明度决定公信度。就是红十字会所有的事情一定要透明。譬如,在四川地震灾区,凡是用红十字会捐款搞的建筑必须有红十字会标志,我们用拍成照片、刻成光盘等各种形式向捐赠人回复。捐款数额特别大的人,提出要到现场去看,我们应该无条件满足人家的请求,然后立即带他去看,一一向人家指明,哪一幢楼是他的捐款建的,哪一个卫生所是他捐建的。

      县区级红十字会为什么要理顺管理体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公信力和透明度问题。把红十字会放在卫生部门,国外一些慈善组织就不愿与你合作,因为他认为红十字会是政府的“附属”,他是NGO,他必须与民间组织打交道。这种情况在汶川地震中有明显的表现。

      另一个是传播力决定影响力。你光搞“体内循环”不行,必须搞“体外循环”,从系统内传播到系统外,才能提高你的社会影响力。

      透明度靠宣传,传播力更要靠宣传。当前,红十字会的宣传工作一定程度上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因此,“强势”的党委系统应当能够支持一把。